【中关村在线办公打印频道原创】上一次我们测试惠普Officejet8500A时,虽然云打印还是很方便的,但还是要连接网线才可使用,较为麻烦。这次我们选用了惠普的PhotoSmart K510a作为测试,看看其“云打印”效果是否如惠普所说的那样好。
评测惠普“惠省”系列的PhotoSmart K510a彩色照片一体机
优势:价格较低,功能全,单张打印成本低廉,具备云打印功能。
不足:操作界面不够丰富,进纸盒出纸单元合二为一影响使用。
参考价格:1199元
●惠普K510a的小细节
惠普的K510a在细节方面有一些“纠结”的地方,首先就是其操控界面设计在机身左侧不是很方便习惯右手操作的用户。
惠普PhotoSmart K510a操控界面
惠普PhotoSmart K510a的扩展接口
惠普PhotoSmart K510a的扩展接口支持的存储卡
●傻瓜式驱动安装
有些朋友卖了一些比较好的打印机后,发现光是产品自带的光盘就有好几张里面有很多自带软件,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的根本看不懂,更别提怎么使用了。而在安装驱动时,如果安装产品自带的软件会花费较多的时间,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的安装上打印机驱动呢?惠普的PhotoSmart K510a提出了一个较好的办法。
惠普的PhotoSmart K510a驱动安装界面
●廉价的触控操作方案
惠普的PhotoSmart K510a将操控界面设计在机身左侧,这种设计对于习惯于右手操作的用户来说较为别扭。通过TouchSmart边框触控设计,用户可以通过左右方向键、确认键、返回键、取消键、选择键这六个键位操控K510a的功能选项,但其方向键只有左、右两个,而没有上下的方向键,这种设计可能在用户的操作上造成不便。
惠普PhotoSmart K510a的复印功能选项
●很靠谱的无线云打印
通过上次评测的惠普8500A的云打印,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上次测试中我们使用云打印进行打印样张,由于数据传输速度较慢致使打印速度比平时打印要慢很多,但这次我们使用的是无线网络云打印,机身上只接入一根电源线,我们到要看看这次的结果如何。
惠普PhotoSmart K510a机身后的接口
●有意思的云打印中心
云打印是通过发送邮件至惠普的服务器,服务器再将文件发送到打印机中进行打印的。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器的地位至关重要,如何通过服务器管理我们的打印机呢?那就是通过云打印中心进行的,在云打印中心,我们可以对我们已经注册的打印机进行云打印管理,还可以提供打印一些有意思的小应用,曲线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惠普ePrint设置
●“惠省”也要会打印
有些读者会问,省钱的地段打印机是不是打印速度会很慢,打印效果也不是较好的,在这里我们要给大家纠正这一错误的认识,价格低廉的打印机并不代表打印速度慢,但在成像质量上必然会比一些高端多色打印机要稍微差一些。
测试项目 | 首页用时 | 全部用时 |
Excel 单页表格 | - | 0:25.11 |
Excel 3页图表 | 0:38.72 | 1:31.06 |
PPT 4页图形 | 0:43.92 | 2:27.43 |
Word 15页黑白文本 | 0:25.07 | 3:02.18 |
LETTER 5页 | 0:22.13 | 1:45.75 |
A4图像样张 | - | 1:24.56 |
KDY样张 | - | 1:17.79 |
4*6英寸照片(RGB225PS5PY1CG) | - | 3:26.28 |
测试项目 | 首页用时 | 全部用时 |
Word 10页彩色文本 | 0:25.67 | 2:39.12 |
Word 10页黑白文本 | 0:13.73 | 1:28.41 |
测试项目 | 扫描分辨率 | 全部用时 |
A4图像样张 | 300dpi | 0:24.85 |
KDY样张 | 300dpi | 0:25.43 |
4*6英寸照片(RGB225PS5PY1CG) | 300dpi | 0:09.94 |
而且惠普K510a使用的是703系列墨盒,该系列墨盒中CMY三色都集中在一个彩色墨盒中,当一个颜色打光时需要更换一个墨盒不是十分经济,但这样的设计却减少了用户更换墨盒时的步骤,使用户更换时更为方便。
惠普PhotoSmart K510a打印的KDY样张
惠普PhotoSmart K510a使用云打印功能打印的文本样张
评测总结:惠普K510a属于“惠省”系列的高端产品,从官方售价足以说明这一点,配备了无线云打印技术,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应用的范围,不过对于家庭或者需要照片打印的用户而言,云打印是否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我们暂时不得而知。另外,这款一体机虽然采用触屏操作面板,但是操控设计并不算完美,进纸/出纸纸路的设计上有些不尽如人意。惠普的K510a是目前最新一代的照片一体机之一,对于这个本来就不算太热的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然而“云打印”搭载在照片一体机上到底能否得到认可,这还需要消费者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