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办公打印 > 新闻 > 新闻 > 极度曝光 中国记者探访佳能珠海工厂

极度曝光 中国记者探访佳能珠海工厂


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陈志勇 【转载】 2005年12月22日 09:40 评论

  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老牌的厂商佳能依然延续了在光学领域的领先优势。到2005年9月,佳能数码相机在全球市场已经有1680万的出货量,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到2005年底全球数码相机市场第一很有可能是佳能。

  日前,记者采访了佳能数码相机和激光打印机的产地——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使记者感受到佳能的产品是如何贯彻“Deligh ting you always” 的理念,从而保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

  占地9万余平方米的厂房是15年前选址建成的,绿树环绕、洁净整齐是记者进入厂区之后的第一感受,进入厂房内部,也是保持了井然有序的风格。

  生产车间的工人们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身着统一的工作服,惟一不同的是工人们戴着不同颜色的头巾,这代表着不同的职能。在记者进入工厂内部参观的过程中,工人们不受任何干扰地埋头认真工作,动作娴熟而麻利。

  就是记者眼前的这些工人,制造出了500万像素数码相机这样受消费者青睐的消费产品。

  据了解,成立于1990年的佳能珠海有限公司是佳能在海外最大型的厂房之一,投资总额约1.6988亿美元,主要负责数码照相机、彩色激光打印机、扫描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生产和销售。

  考虑到中国国内的生产成本的竞争力,很多顶级品牌早已在国内投资设厂。佳能也不例外。不过佳能珠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浅野广助表示:“与其说我们追求成本,不如说我们追求品质。我们的生产本着即使在中国制造也要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的品质要求。”

  佳能珠海对于产量及品质的要求非常严格。由镜片打磨到部件安装,每条生产线的产量都被每年、每月、每天甚至每小时加以记录,并且画成图表贴于显眼位置。此外,工厂对生产线甚至会定出每小时的产量目标。在负责外制部品的部门,他们的目标是将采购的外制部品的不良率降到几个ppm以下,即在100万个产品中,不良品不得超过几个。

  而给记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佳能珠海的单元式生产方式。佳能已经从传送带组装生产线转变为单元式生产,每个单元都由一组工人组成。每个单元的成员根据其个人技术水平进行多产品组装操作。单元式生产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浅野广助告诉记者,要应对生产量的急剧变化,单元式生产是非常适合的。如果生产量发生变化,只需增减操作台即可。一般八九月份生产量最大,春季相对较小,今年员工人数最多时有9500人左右,最少时有约7800人。

  他同时表示,在自动化程度上,珠海相比日本的工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虽然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采用了自动化,但还不够。目前,佳能正在着手另一种生产革新行动,即组装操作的完全自动化,这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佳能(中国)眼下的目标,就是让佳能在中国市场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实现10亿美元的销售额。

相关搜索:佳能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激光打印机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