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2.扫描分辨率
分辨率反映的是扫描图像的清晰程度。扫描分辨率分为: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即:插值分辨率)。光学分辨率是指扫描仪的硬件所能达到的实际分辨率,单位为dpi(Dot Per Inch,每英寸长度上扫描图像所含像素点的个数)。
光学分辨率又细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组数值,其中横向分辨率更为关键,取决于感光器件的识别精度和光学系统的性能;而纵向分辨率是扫描仪纵向步进电机的精度。因此,光学分辨率是影响扫描质量的关键因素,光学分辨率越高,能保留的图像细节越多。
最大分辨率又称为插值分辨率,是软件对像素数据进行插值运算获得的非完全真实的分辨率。差值技术可提高黑白二值图像的扫描图像质量,但对彩色或灰度的图像扫描没有用处。因此,最大分辨率对普通用户意义不大,尤其是此分辨率数值过大时将占用较大的内存和硬盘,得不偿失。
3.动态密度范围
灰梯尺可对扫描动态密度范围进行检测
动态密度范围是指扫描仪能够最大限度识别的原稿密度范围。一般使用灰梯尺对这一指标进行检测。动态密度范围越大,能记录的原稿细节就会越多,即对图像暗调层次的识别有利。
4.色彩位数
色彩位数表示扫描仪所能响应的色彩范围内可以辨析的颜色级数,通常用每个像素点上的颜色数据位(bit)来表示。色彩位数反映了扫描图像与实物在色彩上的接近程度,色彩的位数越高则扫描仪所能反映的色彩越丰富,扫描出的图像也越真实。同时色彩位数是衡量扫描仪模/数转换器性能的一项指标。
一般,普通用户使用24位的扫描仪就足够了,而专业用户则最好购置48位或以上的扫描仪。需要注意的是,扫描仪的色彩位数也并非多多益善,过高的色彩位数不但增加了扫描仪的价格而且所形成的文件将占用很大的硬盘空间,所需的扫描时间也会增加不少。
本文导航
- 第1页:扫描仪的技术指标:感光元件
- 第2页:分辨率、动态密度与色彩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