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编辑
    电子产品七十年 人机交互的沧桑巨变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王征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从收录机到随身播放器 迪曲与音乐

      同样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文化在大陆开始风生水起的时候,一台收录机、花衬衫、喇叭裤加上蛤蟆镜就是标准的时尚青年装备。收录机还有长波收音接收VOA或者BBC节目,不然就是放着迪斯科和港台流行歌曲,一种非常洋气的感觉。

    电子产品七十年 人机交互的沧桑巨变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尚装扮

    电子产品七十年 人机交互的沧桑巨变
    还有一台收录机必备

      不过收录机又大又重,按键卡主或者磁带搅带的情况时有发生;想听某一首歌儿要手动快退或者快进来寻找。它当时是时尚青年炫耀的玩具,后来进入一些工薪家庭中作为一件家用电器,谈不上什么使用体验之类。

    电子产品七十年 人机交互的沧桑巨变
    在收录机上磁带搅带是常有的事儿

      到90年代末,索尼和爱华的便携录音机在初中生中流行了好一阵子,在笔者家乡叫做“随身听”。这时候的录音机缩小到巴掌大小,用两节5号电池供电,讲究的是耳机也要用索尼或者爱华的原装耳机,并且有“线控”,也就是耳机线上的按钮可以控制音乐曲目和音量。它开始变成一个私人的用品,讲究好不好用、音质好不好;这个时候使用者开始注意操控,所谓的“线控”在当时就有非常装逼的感觉。

    电子产品七十年 人机交互的沧桑巨变
    爱华随身听

    电子产品七十年 人机交互的沧桑巨变
    爱华的线控非常装逼

      真正在当时青少年群体中掀起热潮的是便携CD播放器,最好的当然非索尼莫属——索尼WalkMan。我仍然记得当时看到同桌从背包中拿出一个精美的皮套,抽出一片薄薄的金属,那片金属在清晨并不热烈的阳光中散发出炫目的光芒。金属延伸出的细线直达他的两个耳蜗,我坐在他身旁听到Beyond乐队细微的吉他声,却早已被震撼的无法动作。

    电子产品七十年 人机交互的沧桑巨变
    索尼WalkMan CD播放器 质感和操控非常惊艳

      线控上那细小的窗口滚动着乐曲的名称和歌手,那W形的按键闪烁着图腾的光辉,当轻按仓门发出咔哒一声脆响,我仿佛听到碟片转动时的轻微嘶嘶声,看到同桌那圣光照耀下骄傲的面庞。

      我觉得直到这个时候,音乐播放器才有了灵魂,有了值得称之为“体验”的手感;我们才把听歌的说法改叫“听音乐”,很有满足感。

    电子产品七十年 人机交互的沧桑巨变
    iPod Classic播放器 转圈滑动的操作有种贵族的气质

      当然,后来再次取代CD和MD的是MP3播放器,以及更刺激的iPod系列音乐播放器。我觉得iPod让听音乐从一种需求变成一种享受,它转圈的滑动方式带来愉悦感。

    电子产品七十年 人机交互的沧桑巨变
    智能手机舒适的操作 帮助智能手机取代了普通的音乐播放器

      再后来,就是智能手机的天下,现在北京地铁上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听音乐,也是一定程度上拜了智能手机方便的操作所赐。

    oa.zol.com.cn true //oa.zol.com.cn/588/5881082.html report 2018 ●从收录机到随身播放器 迪曲与音乐  同样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文化在大陆开始风生水起的时候,一台收录机、花衬衫、喇叭裤加上蛤蟆镜就是标准的时尚青年装备。收录机还有长波收音接收VOA或者BBC节目,不然就是放着迪斯科和港台流行歌曲,一...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办公打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