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频道主编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王征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摩尔与飞兆半导体

        摩尔出生在加州,他的高中是公立的红杉高中(Sequoia High School),这个高中曾经是斯坦福的预备学校。不过摩尔的大学却没在斯坦福,他一开始去的圣何塞州立大学,两年后转学去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得化学学士学位。随后摩尔在加州理工大学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辅修物理。他的博士后则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实验室完成。纵观他的学业,可以说如果不是去搞半导体,摩尔也完全可以在大学里面担任教职直到退休。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今天的贝克曼库尔特公司

        但是博士后毕业之后,他得到的是加州理工校友肖克利的感召,去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肖克利实验室当时并不是个独立机构,是另外一个加州理工校友Arnold Beckman成立的Beckman Coulter(中文名字叫贝克曼库尔特,依旧健在)公司的一个部门,这个公司发明了酸碱性pH值的测量设备。公司的位于山景城,今天人们听说山景城,更多的是因为这里是谷歌的总部所在地。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飞兆半导体成立初期,左起:诺伊斯、摩尔与费尔柴尔德(Fairchild)

        八叛逆事件之后,摩尔等人接受了东海岸Sherman Fairchild 130万美元的投资成立了飞兆半导体。接受Fairchild的投资还有一层意义是当时八叛逆认为可以得到来自美国军方的合同,而Fairchild本人是极为成功的企业家,不仅仅是半导体,影像与航空工业都有他不可磨灭的贡献。1957年,飞兆半导体率先开始使用硅来生产晶体管,而同行们还在使用锗。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让·赫米与平面晶体管的技术文档

        1954年,德州仪器率先制造出生长结晶体管。当时的半导体行业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1959年,八叛逆之一的让赫米(Jean Hoerni)提出了革命性的平面晶体管技术,颠覆世界的变革序幕由此拉开:平面晶体管为规模化集成电路(intergrated circuits,IC)提供了可能。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第一个平面晶体管:2N1613,图片中的为飞兆早期产品,生产于1962年第31周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飞兆最早生产平面晶体管、IC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加州的历史建筑

        平面晶体管使用二氧化硅作为钝化层来保护晶体管的接触点边缘不受污染,并且使用不贵的塑料进行封装。要知道塑料不易降解,这种封装极大的降低了长时间使用后晶体管降解的可能。平面晶体管同时具有三大优势:制造更容易、成本更低且性能更高。第一个平面晶体管的型号为2N1613。

    oa.zol.com.cn true //oa.zol.com.cn/519/5190585.html report 1843 摩尔与飞兆半导体摩尔出生在加州,他的高中是公立的红杉高中(Sequoia High School),这个高中曾经是斯坦福的预备学校。不过摩尔的大学却没在斯坦福,他一开始去的圣何塞州立大学,两年后转学去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得化学学士学位。随后摩尔在加州理工...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办公打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