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频道主编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王征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摩尔定律的由来与不同版本

        1965年,恰逢《电子(Electrics,已经于1988年停刊)》杂志创刊35周年,时任飞兆半导体研发总监的摩尔受邀展望一下未来十年产业的发展趋势。于是摩尔写了一篇名为《给集成电路填充更多元件》(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的小文章,在文章当中,他认为就他的观察,到1975年,集成电路上的元器件将达到65000个。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刊载摩尔文章的《电子》杂志

        正是这篇短文,摩尔提出,“集成电路上的小单元数量,大约每年都会提升一倍。对于长远的时间段来看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这个规律持续十年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摩尔第一次总结出来集成电路复杂性与时间的线性关系。

        十年之后,IEEE,也就是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的会议上,摩尔修改了增长的速率:到1980年,大概每两年集成度会增加一倍。并进一步总结出三条规律:

         芯片的面积会增加且缺陷部分密度下降,所以对于生产商来说,产能不会降低;

        整个行业会同步演进到最小的单个晶体管尺寸;

        并且电路的计算能力会同步的提升。

        很快的在同一年,加州理工的教授Caverns Mead正式的将摩尔总结出来的半导体行业的规律称之为“摩尔定律”并广为人知。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摩尔通过对行业发展的回溯得到了时间与晶体管集成密度的线性关系并进行了伟大的预言

        到这里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广为人知的摩尔定律不是每18个月集成密度翻倍吗?事实上,摩尔本人从未说过18个月翻倍这件事,并且他一直坚持他在电子杂志上的说法。今年初,《福布斯》杂志专程采访了在夏威夷安度晚年的摩尔本人,他再次重申,在当时,他发现集成电路从1959年最开始的只有几个晶体管、电阻发展到了集成16个。摩尔在这段时间发现,如果把时间和晶体管数量翻倍的幂指数分别作一个坐标轴,两者的关系恰恰是一个接近线性的关系,即每年集成的密度提高一倍。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现在流行版本的摩尔定律里面18个月的说法来自大卫·豪斯,曾担任英特尔的高级副总裁

        那18个月的说法是哪儿来的呢?总结这一规律的人叫做大卫·豪斯,在1974到1996年这段时间里在英特尔工作,18个月的说法是他总结出来的。在1978年,他就成为英特尔电脑零部件部门的总经理,今天广为人知的“Intel Inside”以及“Pentium奔腾”这个处理器的名字,都有他的功劳。

    时光倒流50年:硅谷与摩尔定律的诞生
    2008年IEEE授予摩尔荣誉勋章

        2008年,IEEE授予摩尔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MOS、微处理器以及整个半导体领域的贡献。

        有趣的是,2005年,在摩尔定律40周年的时候,英特尔曾经悬赏一万美元寻求一本当年刊载摩尔定律最初文章的Electronic杂志原本,一个英国工程师成为最快提供杂志原本的人,领取了英特尔的赏金。

        摩尔定律的伟大、对半导体领域的影响乃至进一步,半导体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仅仅是晶体管,有人就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并且与印刷术等伟大发明对人类同等重要。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如果一瞬间我们没有了所有的集成电路与晶体管,文明将退步到什么程度。

    oa.zol.com.cn true //oa.zol.com.cn/519/5190585.html report 2376 摩尔定律的由来与不同版本1965年,恰逢《电子(Electrics,已经于1988年停刊)》杂志创刊35周年,时任飞兆半导体研发总监的摩尔受邀展望一下未来十年产业的发展趋势。于是摩尔写了一篇名为《给集成电路填充更多元件》(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nb...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办公打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