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科密&铂睿锋董事长刘光华
刘光华,1972年出生于江西临川,是全国著名的“才子之乡、文化之邦”。那里自古英才辈出,王安石、曾巩、汤显祖、晏殊、晏几道均是临川人…受当地文化的熏陶,他从小便梦想着像家乡璀璨古今的名人那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1997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的刘光华进入到了一家普通的企业做起了销售。他凭着睿智与侠气,凡事都以先舍而后得的处事之道,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他的业绩便遥遥领先于同事。90年代的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时代,凭着对中国发展巨大的信心,刘光华毅然踏上了创业之路,迅速地积累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刘光华在做生意这一块有一个原则:守信用、懂分享。做生意尽可能去追求共赢原则,独食、独利、独乐的事情坚决不干;共赢、多赢的事情要多干。凭着这个经营智慧,他的公司规模越做越大,他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也逐渐提高,各路商家纷纷寻求与他合作,这其中也包括了正在积极准备上市的科密。
到2015年,科密盛极而衰,在科密生死存亡之际,刘光华在参与维权的同时深深地认知到:科密这个行业王者不应该就此折戟沉沙,随着对科密历史问题的了解深入,越发看到科密之鹰重生的希望,于是毅然加入阳光科密,成为了挽大厦于将倾,扶狂澜于既倒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之一,也由此正式走进了阳光科密的董事会决策层。
刘光华这次能做到公司董事长这个位置,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谓是台前幕后反复“锤炼”的结果,这其中有前董事长陈善明先生有意识的培养与锻炼,也有刘光华自己对各岗位的适应热爱。在阳光科密的这几年里,刘光华从营销前端到生产后端轮换过好几个重要岗位,充分熟悉公司从生产到产品再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运行,建立了全视野的大局观和体系管理经验,也为今天来执掌公司“掌门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添了信心和勇气。
身居高位必承其重,有魄力、抗打、抗耐,方得始终。从最开始的打工人,到成为阳光科密的“掌门人”,刘光华这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让他在委以重任之时能够有那份实力和底气。刘光华曾经说过:自己也是从打工走过来的,没有人一开始就是老板,只要你敢拼、敢尝试,舍得分享,遇到的困难也并非你想象中的那么难。2022年3月31日,经公司董事会表决,决议选举刘光华先生为公司董事长。董事长这一职务的任命,其背后是全体股东、员工、合作伙伴们的重托和期待,也是众望所归。面对这份责任,刘光华董事长认为,要想让公司持续得以发展,就必须打造“双循环动力”:一是在企业内建立强有力的团队,实现员工与企业价值一致目标,形成企业“内循环动力”,二是实现合作伙伴共赢,建立合作伙伴的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目标,形成企业市场发展的“外循环动力”,发挥出员工、合作伙伴最大的能力,成就大家共同的梦想,这就是他当董事长的责任和意义。
刘光华出生于才子之乡,对人才尤为看重,是个非常爱才、惜才之人。在他看来,人才,企业生存之根本,是兴业之大计。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大局观的思维,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的本质,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当笔者采访时问道:公司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发生冲突之时,作为公司的最高领导人该如何去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刘光华董事长给出回答是:我喜欢三种人:比我优秀的人,使我优秀的人,还有就是愿意和我一起优秀的人。只要你足够优秀,能够为公司带来长远效益,公司为你放弃眼前的利益又有何不可?公司利益的获取不应该建立在压榨人才成本的基础之上,更不应该与人才形成博弈关系,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先让人才赢,后才是公司赢,没有哪家公司是靠裁员减薪做强做大的。除了引才、留才,如何用才也至关重要。在对的地方用对的人,不屈才,给人才提供有利于其成长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团队塑造之道。
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刘光华董事长深知责任之重大,他不仅需要带领的阳光科密和铂睿锋两个团队在这汹涌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要建立竞争优势、“活”出精彩。为此,刘光华董事长接过公司发展的“接力棒”后,着力对公司在战略发展、组织建设、产品竞争优势和市场合作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布局,并规划设计了科学、清晰的实施路径:科密碎纸机承载着阳光科密人的荣耀,是公司生存之根,公司将不断对产品进行技术优化、升级,持续提升科密品牌影响力、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歌派品牌是公司发展之本,是源于现代生活发展的创新品牌,公司会以年轻、健康、时尚的品牌形象,用新媒体营销方式为产品赋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心中有了“航海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带领团队共赴山海,不负热爱!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阳光科密&铂睿锋新任“掌门人”刘光华董事长专访http://oa.zol.com.cn/793/793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