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办公打印频道原创】三月份,一年中最容易让人心情愉悦的一个月,大自然从寒冬中苏醒,孕育着勃勃生机,此情此景,让我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烟花三月下扬州”,而前半句“故人西辞黄鹤楼”让本该在春意盎然的时间和空间中心情愉悦的我,心里掠过一丝悲凉。
●为何只在3.15关注打假与维权
这丝悲凉并不是因为要送故人离去,而是因为3.15这个特殊的日子,每年进入三月份以后,也就是3.15前夕,似乎只有这个时候,大众才去关注假冒伪劣、关注产品质量问题、关注售后服务、关注欺诈行为,厂商在这个时候才去关心自己的产品又没有被媒体曝光,有没有被用户投诉,之前所有的问题在本月将会集中展现。我觉得这种依靠单纯某一个时间点去解决所有问题的方式是不正确的,难道没有3.15人们就不关注打假维权了吗?难道没有3.15,商家就可以昧着良心兜售假货了吗?难道没有3.15,厂商就可以不重视产品质量问题了吗?现实让身处这个行业里的我仍感到无奈与悲哀。
既然大家平时都不关注,此时此刻还不关注,问题就显得严重了。笔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针对办公打印及耗材市场,将大家平时不关注的一些小事记录下来,一起探讨为何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消费者应该如何去看待当今的这个特殊的办公设备及耗材市场。
身处某一个行业时间长了,才知道某个行业的水有多深,以前经常会听零售商聊到:“某某产品线水太深,突然闯入,赚钱几乎不可能,不是你想进去就能进去的”,其实是在将当一个人不了解行业现状与内在规则的时候,往往使得利润与支出之间太接近而难以维持下去。
笔者今天想说的是,打印机设备及耗材市场不仅非常特殊,而且更加复杂,更让人难以捉摸,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对等,无论是设备本身还是耗材,供应产品混乱无章,地下流通的假货、水货成为商人牟取暴利的手段,厂商低价出售打印机,而高高在上的耗材价格让用户为打印机付出昂贵的代价,行业开始初期建立了严格的技术壁垒与市场规则,让其它厂商难以进入,寡头竞争的结果让办公设备市场成为现在的卖方市场,消费者及用户的话语权越来越微弱。
无论是打假还是维权,是我们应该每天去做的事情,而不仅仅在3.15期间才去关注,短时间的关注难以弥补长期忽视所带来的深远后果。
- 第1页:为何只在3.15关注打假与维权
- 第2页:打印机“水”有多深之源头篇
- 第3页:打印机“水”有多深之渠道篇